防火涂料的干燥和固化知识分享
一、干燥和固化的原理
(一)物理干燥
溶剂型防火涂料主要依靠溶剂挥发实现物理干燥。涂料中的成膜物质溶解在溶剂里,当溶剂在空气中逐渐挥发,成膜物质浓度增加,最终相互聚集形成连续的涂膜。例如,醇酸类防火涂料,溶剂挥发后,醇酸树脂形成涂膜。
(二)化学固化
氧化聚合型
像油性防火涂料,其中的干性油成分在空气中的氧气作用下发生氧化聚合反应。干性油分子中的不饱和键被氧化,分子间相互交联,使涂料从液态转变为固态涂膜。
双组分固化型
常见的如环氧类防火涂料,由树脂组分和固化剂组分组成。施工时,两者混合发生化学反应,树脂分子与固化剂分子通过化学键连接,形成三维网状结构,从而使涂料固化。
二、影响干燥和固化的因素
(一)环境温度
温度越高,溶剂挥发速度越快,化学反应速率也加快,干燥和固化时间缩短;反之,温度低则干燥固化慢。一般来说,防火涂料施工的适宜温度在 5℃ - 35℃。当温度低于 5℃时,溶剂挥发困难,化学固化反应也会受抑制,可能导致涂膜干燥不完全、性能下降。
(二)环境湿度
湿度对干燥固化影响较大。高湿度环境下,溶剂挥发受阻,水分还可能与涂料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副反应,影响涂膜质量。例如,在湿度大于 85% 的环境中施工溶剂型防火涂料,涂膜可能出现发白、泛雾等现象;对于水性防火涂料,湿度太高会使干燥时间大幅延长,甚至可能导致涂膜发霉。
(三)涂料厚度
涂层过厚,内部溶剂难以挥发,化学固化反应也会因氧气、固化剂等扩散受阻而变慢。一般建议按照涂料产品说明的厚度进行施工,如超薄型防火涂料单次涂装厚度宜控制在 0.5 - 1.0mm。
三、干燥和固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
(一)通风条件
保证施工场所良好通风,利于溶剂挥发,防止溶剂积聚引发安全事故,同时促进氧化聚合型涂料的固化。通风不良时,溶剂挥发慢,还可能造成施工人员中毒。
(二)避免污染
在干燥固化过程中,要防止灰尘、杂物等落在涂膜表面,影响涂膜外观和性能。可采取封闭施工区域、设置防尘网等措施。
(三)遵循干燥时间
严格按照涂料产品规定的干燥时间进行后续施工或使用。未完全干燥固化的涂膜,耐磨性、防火性等性能未达到最佳,提前触碰、使用可能损坏涂膜。